在商业合同或工程项目中,保证金制度是一种常见的风险防范措施。保证金一般分为两种:履约保证金和预留保证金。两者虽仅一字之差,却在性质、作用、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充分了解其异同,合理运用,对保障交易安全、促进项目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保证金出具方)按照合同约定,向另一方(保证金接收方)提供的,以确保自身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一种担保形式。履约保证金一般由保证金出具方提供给第三方(如银行或担?;梗┙写婀埽绯鱿治ピ夹形?,保证金接收方有权依照合同约定从中扣划相应款项。
预留保证金:预留保证金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保证金接收方从应付给保证金出具方的合同价款中保留一定比例的金额,以确保保证金出具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预留保证金由保证金接收方自行保留,如出现违约行为,保证金接收方可直接抵扣相应款项。
履约保证金与预留保证金在本质上都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担保形式,旨在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防范交易风险。两者都需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并遵循诚信原则和公平原则。
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是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的独立于合同主债务之外的一种担保责任。其本质是一种担保关系,不影响合同主合同的效力,也不转移合同债务。
预留保证金:预留保证金是合同主合同中应付价款的组成部分,本质上是合同价款的暂缓支付,属于合同主合同的附随义务。
2. 风险防范角度不同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是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的风险防范措施,适用于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旨在保障合同的全面履行。
预留保证金:预留保证金是合同接收方单方面设置的风险防范措施,通常适用于合同履行后期,旨在保障合同接收方在合同出具方履行完毕后能够顺利进行工程验收、交割等工作。
3. 资金管理方式不同履约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一般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存管,单独核算,不计利息。只有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或出现违约行为时,方可提取。
预留保证金:预留保证金由合同接收方自行保留,与合同接收方的自有资金混合管理,可计提利息。在合同中无特殊约定时,合同接收方可随时提取使用。
4. 适用范围不同履约保证金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合同,如工程建设合同、货物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等;预留保证金通常适用于工程建设合同,尤其是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中,由政府方作为合同接收方时,往往会设置预留保证金。
在合同中,应明确履约保证金与预留保证金的适用范围、金额比例、存管方式、提取条件等。尤其是在约定提取条件时,应充分考虑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避免出现争议。如在工程建设合同中,可约定以工程质量验收、竣工验收、缺陷责任期满等作为提取履约保证金的条件。
在合同中设置保证金时,应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保证金类型。对于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对等、风险程度较高的合同,可同时设置履约保证金与预留保证金;对于合同一方处于优势地位、风险可控的合同,可仅设置履约保证金;对于合同风险较低、双方互相信任的合同,也可不设置保证金,以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效率。
对于履约保证金,建议选择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存管,确保资金安全,并按合同约定及时提取。对于预留保证金,合同接收方应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避免与自有资金混合使用,导致难以区分。同时,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在合同顺利履行后及时返还预留保证金,避免影响合同出具方的资金周转。
某工程建设项目中,承包商A与业主B签订合同,约定由A提供履约保证金,B保留预留保证金。在工程竣工验收时,A发现B并未按照合同约定返还预留保证金,导致A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A认为B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提起仲裁。**终,仲裁庭支持了A的主张,裁决B应返还预留保证金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履约保证金与预留保证金是合同中常见的风险防范措施,两者虽仅一字之差,却在性质、适用范围、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充分了解其异同,合理运用,有利于保障合同顺利履行,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在设置保证金时,应明确约定相关条款,选择合适的保证金类型,并加强资金管理,规避风险。